近几年,LED电子显示屏市场十分畅销,带动着整个LED显示屏行业进入到高速增长阶段。除了在户外被大量应用的广告屏、演艺屏、交通诱导屏等之外,应用于室内LED显示屏也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,其中包括室内监控大屏幕以及室内电子幕墙等。但从技术层面来看,实际上,在过去10年左右的时间里,大多数厂商推出的LED屏在基本的系统架构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,只是针对某些技术指标作一定程度的改善和修正。
同时,在高性能产品的普及推广上也相对滞后,虽然早在几年前市场上就已有带PWM(脉冲宽度调制)功能的显示屏驱动IC产品推出,且市场人士也均已认同PWM功能具有高刷新率、电流恒定等优势,但由于价格等因素,至今为止这类高性能显示屏驱动IC的市场份额仍旧不高,市场上应用量较大的还是以基本款居多(如聚积5024/26等),高端产品主要应用在一些较为注重品质的鹤岗LED电子屏租赁市场中。
然而,伴随着目前LED显示屏市场的迅猛发展,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对LED屏提出了从视觉效果、传输方式、显示方式,到播放方式等一系列复杂的要求,这也使得LED屏产品面临一次全新的技术革新机遇,而作为整体显示屏系统的“大脑”——LED驱动IC将起到致关重要的作用。
LED屏和主板之间的数据传输一般采用的都是串行式数据传输方式(SPI),再通过信号包复用技术同步传送显示数据和控制数据,但在刷新率和解析度提高的情况下,很容易造成资料传输的瓶颈,导致系统的不稳定。此外,在LED屏屏幕面积较大时,控制线往往也非常长,容易受到电磁干扰,影响传输信号的质量。
虽然近年来有些厂商引入了新的传输介质,但如何才能为用户提供真正性能好,且性价比较高的产品方案是困扰产业的一个重点问题。为此,部分厂商提出,LED显示屏的数据传输方式亟待需要从最底层的技术层面入手,寻找到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。
我国LED电子显示屏产业发展初期能够快速增长,与当时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表现密不可分,在上世纪90年代,每一两年都会有技术领先的主流产品引领市场。近年由于技术创新的缺乏,产品低水平的技术重复,以及市场应用环境等原因,必然导致市场竞争的价格战和各种不规范竞争行为。
目前我国LED电子显示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建设任重道远。要真正提高我国LED显示产业在全球产业中的竞争力,需要从以下方面努力和改进:其一,加强宣传,扩大影响,改善形象,提高社会的认知度;其二,提升产品的技术工艺水平,塑造中国制造之新型内涵;其三,培育形成具有较强综合实力和规模的代表性企业。
我国LED电子显示屏产业的技术水平相对先进,主要产品和关键技术与国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能够保持一致,但工艺水平比较落后,在产品规范化、整机系统设计、可靠性、制造工艺、检测测试手段等方面与国外有明显的差距。并且目前市场环境下LED电子显示屏行业发展的格局也正在变化着重大变化。
LED电子显示屏企业必须具有必须调整战略,加大创新力度。我国LED显示产业的标准体系已具有一定的基础,显示屏的标准化工作,既要在显示屏整机标准化方面加强工作,也要在器件、基础材料等方面予以完善,建议显示屏的标准化工作加强与材料、器件等上下游产业链标准化的合作与协同,同时对相关标准的采用和学习推广予以重视。